行业分析
反思2008年农药原料价格暴涨暴跌
虽然这一场农药原药从热到冷的起伏还没有结束,但我们相信产品的价格永远是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的。上涨是可能的,下跌也是必须的。冷静地回顾一下,从这一次的起伏跌宕中,农药原药生产厂家应该总结几点经验和教训。
一是生产厂家应理性投产,莫一拥而上。盲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,是农药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。当供远远大于求的时候,最终吃亏的还是生产厂家。草甘膦的教训已经相当惨烈了,可有些人还是没接受到这个教训。笔者注意到,于去年8月到期的日本武田公司专利品种烯啶虫胺,目前国内原药登记仅三家:连云港立本农化、南通江山股份、江苏常隆化工。烯啶虫胺是较理想的防治褐稻飞虱的替代品种之一,全国烯啶虫胺的需求量为3000吨/年,而2008年国内烯啶虫胺原药产量仅有一百多吨(折百计),制剂产量也仅有600多吨,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状况。也正因其供不应求,诱得国内一些农药企业甚至好多民间资本均虎视眈眈,一窝蜂跟进新建扩建,又想“分一块蛋糕”。2009至2010年,烯啶虫胺这个产品会不会重蹈覆辙?
二是生产厂家应慎搞低于成本价的抛售,以免自乱方寸。这样的恶果在2008年底已经体现,其结果是乱了自己,乱了市场。对于原药生产企业来说,越是行业主流企业、主流产品,在困难时分,越要沉得住气,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。因为你不仅是生产厂家,更是一个方向标,承担的还有社会责任。
三是生产厂家应在品牌建设上多下功夫。品牌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,是质量和信誉的保证。加强品牌建设,关键在于企业应加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,加快产品优化升级,培育自主优势名牌产品。我们在市场上经常会听到有些客户直接点名要“某某”厂家的“某某”原药,即使价格偏高也要。这就是品牌优势,这也是企业质量和信誉的体现。
四是原药生产厂家应保持必要的沟通与合作。当前,企业间的竞争观念,已从过去的“独赢”转变为共赢,这就需要各厂家保持必要的沟通与合作。这两年由行业牵头或生产企业自发召集的一些原药品种的发展讨论,对稳定原药市场行情效果显著。而有些企业不遵守游戏规则,既不深入调研市场,也不与其他同行沟通交流,盲目报价、压价竞争,最终造成企业利润空间缩小、效益低下、市场混乱。如此不讲交流与合作,必将会被市场最先淘汰。
◆来源:中国农药网